开关柜内部局放和外部局放在监测原理、检测方法以及危害影响等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1、监测原理
内部局放:内部局放通常发生在开关柜内部的电气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由于绝缘缺陷或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局部高能量放电现象。
外部局放:外部局放主要指在开关柜的外部表面或连接部位发生的局部放电现象,可能是由内部局放信号通过金属结构传导到外部引起的。
2、检测方法
内部局放:超声波(AA/AE)监测、地电波(TEV)监测、特高频(UHF)监测等方法被用于检测内部局放。这些方法可以捕捉到由内部局放产生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信号。
外部局放:暂态地电压(TEV)检测法是常用的外部局放检测方法。它通过测量开关柜外表面由内部局放引起的暂态脉冲电压来定位局放源。
3、危害影响
内部局放:长期的内部局放会导致绝缘材料老化、设备过热等问题,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并可能引发严重的电力系统故障。
外部局放:虽然外部局放的危害相对较小,但如果不及时处理,也可能对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电磁辐射和噪声污染。
4、处理措施
内部局放:改善设计、提高制造质量、优化运行环境及规范操作流程是减少内部局放的有效措施。
外部局放:对于外部局放,除了上述措施外,还需要定期对开关柜进行维护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外部局放问题。
总的来说,内部局放直接关联到开关柜内高压设备的运行状态,而外部局放则更多反映的是内部局放信号向外部的传递情况。两者都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监测内容。